新鲜出炉的德国漫画小说
2022-04-29





















德国漫画之于偌大的德国图书市场而言比例不大,但是蓬勃发展,别具一格,主题有趣。

报纸上的漫画或短篇连环画被视为漫画鼻祖,因而给人留下了“漫画是对时事的即时反映”的固有印象,但这并不能掩盖这样一个事实:漫画是不容易过时的,是不遵循一系列原则的图书,主要面向成年读者。

传记和历史


德国的漫画小说(以及图书)或可作为名人传记的载体。虽然并非所有这类作品都令人心服口服,但《恩斯特·布施:最后的无产者》(Ernst Busch. Der letzte Prolet)一书做到了。作者约亨·沃伊特(Jochen Voit)的深入研究及其嵌入恩斯特·布施(在东德相当成功的歌手和演员)生平的巧妙想法,造就了一部出色的漫画小说,同时这也离不开插画作者索菲亚·赫希(Sophia Hirsch)所营造的强烈视觉效果。


马蒂亚斯·莱曼(Matthias Lehmann)的《平行》(Parallel)也给人以视觉冲击,展示了德国的同性恋者受到了怎样的迫害——无论政治体制如何。书中讲述了卡尔的故事:无论在东德还是西德,卡尔都无法向家人坦白,也无法正视自己是同性恋这一事实。


年轻的瑞士插画家简·巴赫曼(Jan Bachmann)是研究古怪政治人物的专家。他的漫画小说《流亡的皇帝》(Der Kaiser im Exil)顾名思义,讲述的是德国末代皇帝威廉二世在荷兰阿莫龙根城堡的生活。退位后,威廉二世整日伐树来打发时间,并希望重返德国,他在德国仍然拥有数量惊人的拥护者。巴赫曼用几近滑稽的插图,鲜活地刻画了他的荒谬。


自传早已成为漫画小说的题材。这类作品的视角逐渐拓宽,越来越肉眼可见地试图将个人和历史相关联。比安卡·沙尔伯格(Bianca Schaalburg)在《松树的芬芳》(Der Duft Der Kiefern)一书中沉着地完成了这一挑战,记录了对自己家族的研究。她煞费苦心地揭露了那些被压抑和掩盖的事实,毫不留情地剖开自己的家族史。她的作品探究了与纳粹政权的联系,以及压制和沉默的力量。


透过詹妮弗·丹尼尔(Jennifer Daniel)关于德国恐怖组织“红军派”的作品《鉴定》(Das Gutachten)及其他同类漫画小说,可以看出:20世纪的德国历史日益成为新漫画小说的主题。这也在意料之中——它们以令人印象深刻的方式将历史研究与小说叙事相结合。


关于未来的故事与冲破束缚的斗争


科幻小说是漫画和图画小说的经典体裁。艺术家利用视觉想象力和说明性天赋就能创造出幻想世界、乌托邦和反乌托邦。《无力》 (Unvermögen)便是其中脱颖而出的德语作品。安德烈亚斯·基纳(Andreas Kiener)用富有诗意的画面描绘了一个小女孩在23世纪几乎毁灭的地球上寻找母亲。机器人是她的同伴,她设法巧妙地骗过了机器人的程序。


漫画家托马斯·冯·库曼特(Thomas von Kummant)和作家本杰明·冯·埃卡茨伯格(Benjamin von Eckartsberg)携手创作的连环漫画《工合》(Gung Ho)在国际上广受赞誉。《工合:白色浪潮》(Die weiße Flut)为该系列第五册,也是终章,讲述了两个青少年对抗独裁政权的故事,充满氛围感和动感。


瑞士出版社Edition Moderne不论是在视觉效果,还是故事叙述方面都以前卫著称,其出版的书籍主题十分独特,比如未来、个人冲破束缚的斗争。在《身不由己》 (Zwang)一书中,崭露头角的漫画家西蒙妮·鲍曼(Simone F. Baumann)用精湛的画技,深刻分析了她每天与生活中的混乱和束缚抗争的过程——之中也不乏幽默,在莉娜·埃伦特劳特(Lina Ehrentraut)的《梅莱克+我》 (Melek + Ich)中也是如此。在《梅莱克+我》中,主人公创造了平行时空里的另一个自己,并火速与之坠入爱河。


文学巨著 = 优秀漫画?


将著名的文学作品改编成漫画小说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这往往会让人误以为读者在用一种更轻松的形式理解复杂的东西。有两本新书很快颠覆了这种刻板印象。安德烈亚斯·艾肯罗斯(Andreas Eikenroth)以漫画形式呈现了格奥尔格·毕希纳(Georg Büchner)的著作《棱茨》(Lenz)。狂野的色彩和图样,生动地刻画了棱茨在孚日山脉逗留期间不断被精神疾病蚕食。对于维也纳插画家尼古拉斯·马勒(Nicolas Mahler)来说,世界文学名著是他高度个人化创作方式的模型,借极简主义的智慧呈现文学巨著的内核,并保持极高的精确度。继将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马塞尔·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和罗伯特·穆齐尔(Robert Musil)等作家的作品改编成漫画小说之后,国际知名的奥地利漫画家阿诺·施密特(Arno Schmidt)又再次成功改编了一部经典,为我们带来反乌托邦漫画小说《黑镜》(Schwarze Spiegel)。


当然,漫画中也一直不乏经典作品,《幸运卢克》当属其一。拉尔夫·柯尼希(Ralf König)是继马维尔(Mawil)之后,第二位在作品中描绘孤独牛仔并出版的德国插画家。在《幸运卢克:铁汉柔情》 (Zarter Schmelz)中,关于蛮荒西部同性恋的问题终于不再被避讳,有了应得的空间。柯尼希不仅把握了绝佳的叙述时机,也对西部牛仔的刻画有着独立的风格。


在过去的几年里,漫画新闻已经成为一种新兴趋势,展现了漫画作政治报道的能力,也包括游记,这点在堀部希(Nozomi Horibe)和帕特里克·博纳托(Patrick Bonato)作品中反映得淋漓极致。在《骑行之旅》 (Der Trip)一书中,居住在柏林的日本漫画家堀部希记录了自己在柏林市郊长达一个月的自行车之旅,微妙而准确地阐释身份认同和归属感等问题。《在塞内加尔的“白面包”》 (Toubab im Senegal)描写的正是作者帕特里克·博纳托本人——“白面包”是西非对白人的称呼。通过自我讽刺和对色彩的精巧运用,博纳托讲述了自己在异国的经历,起初不知所措,而后却非常充实。

在德国,漫画小说的公众认可度越来越高,这也体现在相关的各种奖项和奖学金越来越多。柏林参议院文化部面向柏林的漫画艺术家给予5个高额资助奖学金名额。贝特霍尔德·莱宾格基金会(the Berthold Leibinger Foundation)也为优秀的漫画小说出版提供支持。此外,知名的文学奖项正慢慢向漫画小说敞开大门,从而鼓励其发展——漫画小说作为丰富的文学体裁,正展现出巨大的潜力。